每天生活在忌妒,擔心,恐懼,害怕,憤怒當中,我到底是怎麼了?我該怎麼辦?
4/10/2016
金刚经

我是一名大學生,2015年畢業。身高170,男,至今尚未戀愛,曾追過幾個都不成功,也有人追我但我也沒答應。我發現我從2013年起一直有這樣一些毛病,看到美女和稍醜的人在一起不由自主心生忌妒:他怎麼會有美女朋友? 看到比我高帥的情不自禁升起自卑和忌妒,每天做白日夢,總幻想自己以後有女朋友或和美女做愛的情節,夜裏春夢頻繁(一週3次,大多遺精)。還有總是回想過去另我憤怒的事,小時候被人欺負的情節。
2015年我畢業時回憶大學生活感覺自己白活了,有很大的自卑和憤怒,因為自己追的女生沒答應我,所以心想老子一定要考清華研,這樣才有快樂幸福,這樣才會有美女陪伴,這樣才可以挺直腰板向過去看不起我的女生和污辱我的人説,老子牛逼了!!跪舔我吧。
2016年我成功拿到清華通知之後,發現以前幻想的快樂幸福沒有發生,我依舊自卑,憤怒,各種負面情緒沒有一絲減少。我在2014年時患上強迫症,就是思維強迫,某兩個漢字在我腦海不停蹦噠,想逃也沒用。
為了脱離這些症狀,我偶然結實佛法,雖沒老師教,但自己在強迫症犯的狠的時候勤念金剛經,居然有效果,念的時候心很清淨,心裏在一直想,等我用金剛經消除症狀,老子一定要過正常人生活,找女朋友,去賣唱(我吉他不錯),去旅行,去清華浪三年。
生活中,我也是稍碰到一些小事就不由自主升起雜亂情緒,不能控制。每次這樣我就打遊戲轉移注意力,但不治本,一會負面清緒又回來了。
而且有時候會對佛法心生傲慢:什麼破東西,這玩意不能長看,看多了雖解痛但消極我到底怎麼啦?我該怎麼辦?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一,自尊和自卑是一碼事。因為對自己的執着,所以會特別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説通俗了叫面子。有面子的時候倍兒爽,這叫自尊;沒面子的時候倍兒煩,這叫自卑。在佛教,這叫念重他人。就是太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説玄一點可以説是妄認有我啊,妄起無明啊,貪嗔痴慢啊。往通俗了説,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其實除了爹媽,真沒人當你是回事兒。無論自尊和自卑,都是作秀,有人的時候秀給人看,更多的是沒人的時候秀給自己看。放鬆點兒,Nobody Cares。
二,金剛經和恐怖片是一碼事。金剛經全文是要講一件事兒——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顯然字兒都能看懂,但是打心底裏壓根沒法接受。自己、美女、醜男、170的小身板,你告訴我夢幻泡影?別逗了行不行?你看,這就是我們和六祖的區別。六祖聽了就懂,懂了就做。我們聽了也不懂,懂了也不做。
很多人都説看金剛經怎麼感覺老殊勝了,其實讓他去看鬼娃花子啊,咒怨啊,午夜兇鈴啊,也一定覺得老嚇人了。這個能覺得清淨殊勝的,和這個能覺得恐怖嚇人的,其實是一個東西。有些饅頭是方的,有些饅頭是圓的。其實都是饅頭;有些感覺是殊勝的,有些感覺是恐怖的。其實都是感覺。禪宗管這個叫六根門頭,也叫意識境界。説得更通俗,和閉上眼睛想美女想到咯咯笑是一碼事兒——都屬於意淫的意識範疇。沒啥新鮮的。所以不是不讓讀金剛經,而是金剛經不能這麼讀。
三,孔子説,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回不改其樂,其善大焉。您看,讓人看得起,不是吃的好穿的好,不是知識多學問好。而是人格的魅力和良善。曾經我班上有一個學渣瞪着眼問一個學霸:“你除了學習比我好,還有啥比我強?”的時候,我倒是真的從心裏給渣渣點了個贊。混社會,拼得不是知識。清華那幾個給狗熊潑硫酸和把小狗放微波爐裏的畜生永遠是清華的敗筆,也是當今教育的悲哀。有知識,更要有文化。孔老師怎麼説?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您孝悌了麼?您謹信了麼?您愛眾親仁了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識再多,有時候只會讓人更荒蕪……
先學會做人,再談成事!
二,金剛經和恐怖片是一碼事。金剛經全文是要講一件事兒——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顯然字兒都能看懂,但是打心底裏壓根沒法接受。自己、美女、醜男、170的小身板,你告訴我夢幻泡影?別逗了行不行?你看,這就是我們和六祖的區別。六祖聽了就懂,懂了就做。我們聽了也不懂,懂了也不做。
很多人都説看金剛經怎麼感覺老殊勝了,其實讓他去看鬼娃花子啊,咒怨啊,午夜兇鈴啊,也一定覺得老嚇人了。這個能覺得清淨殊勝的,和這個能覺得恐怖嚇人的,其實是一個東西。有些饅頭是方的,有些饅頭是圓的。其實都是饅頭;有些感覺是殊勝的,有些感覺是恐怖的。其實都是感覺。禪宗管這個叫六根門頭,也叫意識境界。説得更通俗,和閉上眼睛想美女想到咯咯笑是一碼事兒——都屬於意淫的意識範疇。沒啥新鮮的。所以不是不讓讀金剛經,而是金剛經不能這麼讀。
三,孔子説,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回不改其樂,其善大焉。您看,讓人看得起,不是吃的好穿的好,不是知識多學問好。而是人格的魅力和良善。曾經我班上有一個學渣瞪着眼問一個學霸:“你除了學習比我好,還有啥比我強?”的時候,我倒是真的從心裏給渣渣點了個贊。混社會,拼得不是知識。清華那幾個給狗熊潑硫酸和把小狗放微波爐裏的畜生永遠是清華的敗筆,也是當今教育的悲哀。有知識,更要有文化。孔老師怎麼説?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您孝悌了麼?您謹信了麼?您愛眾親仁了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識再多,有時候只會讓人更荒蕪……
先學會做人,再談成事!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一三说的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学做人。二说的是我门能感觉到的都是一回事,那这有什么深意?能化解我内心强烈的哭恼吗?
答:如果您能把第二条读出来——强烈的苦恼和强烈喜乐都是一回事儿。您就知道有什么深意了。自然也不存在需要被化解的苦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