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薩埵百字明的音譯誰有?

10/21/2015
咒语 学佛学什么
...
網友提問:金剛薩埵百字明的音譯誰有?
有沒有一個發音和句讀上比較殊勝的版本

法嘉宗智 回答

你今天早晨吃的啥?
Ballcake、饃饃、炊餅。我們大家都知道,他吃的是”饅頭“。
不管用哪種文字語言和詞彙表達出來。文字後面的真實義是一樣的——蒸制的發麪糰。
這就叫依義不依語。

本尊,菩薩,佛陀的咒語是打哪兒來的?如來智慧所化現的文字相。
每位菩薩根據找到的自己的真心而宣説的代表心境的語言。就是咒。

因為佛法從印度出來,所以佛教咒語自然用的是梵文。
佛教傳入到西藏後,攝受了藏地的一些護法神後,出現了一些藏文的咒。
而我們本土的”道可道,非常道“,”吾道一以貫之“,當然還是咒。

今天的梵文已經不是佛在世的梵文,翻譯成了各種語言,也自然帶出了各種語言的味道。

虛雲長老持準提咒,湖南味兒的;
本煥長老念過六字洪名,湖北味兒的;
南公懷瑾念的準提咒,標準的温州口音;
延參法師的繩命是入刺的回晃,滄州調調。

哪位長老、仁波切,也不是因為”口音正確“而成就智慧的。因為他們知道,咒子是表象,是文字相,是有為法,是夢幻泡影。而更重要的,他們明白,咒子只是個工具,目的是為了和佛菩薩印心。

我們拜佛,説上一段兒英文的祈願文,祂老人家會不會聽不懂?祂是聽我們説什麼語言?考考我們單詞量?
祂是看我們的心!佛佛密傳心印。以心印心。

這個時候才開始摸到邊兒——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
饅頭、饃饃、炊餅,都是咒,我們叫它什麼都不妨礙溝通。而借由文字所傳達的”蒸制的發麪糰“這個含義,已經被每個聽到的人了知了。

南無一切菩薩摩訶薩!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