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行善時不由自主帶着功利心該怎麼辦?
11/17/2015
念佛
学佛学什么
实修

可能是我這個人比較矯情,總是自己在做很多好事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想着將來可能會得到福報。我知道帶有功利心去行善是不對的,儒家説:有心行善,雖善不賞;可是自己總會不由自主去想,怎麼辦???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6 贊
曾經有個佛油子咆哮瘋狂狀地嘶吼另一位師兄,三輪體空你都不懂啊!
概念好懂啊,施者空,受者空,供物空。
概念誰都會背,可是修行又不是考卷子,
你懂有屁用?你空一個我看看?真空了你又在這裏扯啥閒蛋?
所謂題主的問題,我行善的時候怎麼才能不帶有功利心呢?
這個核心問題就是那佛油子説的,三輪體空。
三輪體空的前提,是證悟到空性。
然後知道做好事的人,被做好事的人,以及這件好事,自性本都是空的。
用唯識的話説,第七識要轉成平等性智。
更通俗講,雖然這件好事是我做的,是你受的。
但是你和我是一樣的,我做不做都是一樣的,你受不受也都是一樣的,
這件好事有多大,還是一樣的。
徹底熄滅掉自己對於”施者我“、”受者他“、”善事“之間的攀緣心。
這樣才能做到行善的時候不帶功利心。
這樣也就是佛所説的真正的隨緣。
而平等性智怎麼來?六七因中轉。
粗略説,
第六識是我們的意識,能想,能思考,能琢磨的,
第七識是俱生我執,也叫傳送識,或者染淨依。
可以大致把它理解為意識的運算規則。
通過第六識,也就是意識的不斷的熏習。
通過唸經、持咒、打坐,把無分別,無妄想,不執着的思維習慣重新建立在第七識裏。
這個時候,第七識才從俱生我執,就是與生俱來的執着,變成了平等性智,也就是不加分別,不造作無明的清淨本來。
這就是所謂的轉識成智。
我們的運算方式沒有改變,只不過更換了運算法則。
電腦就是那台電腦。一個裝了Windows95,一個裝了Windows 10。
可是運轉起來的效率、效果,起了根本的變化。
智慧就是從本來的識,更換了運算法則之後所生起來的。
而讓第七識可以形成一條規則,這就需要第六識不斷地燻習。
比如唸佛,不間斷、不夾雜地唸佛,時時刻刻處處都在唸佛,
直到最後,起心動念只有一句佛號,其他啥都沒了。
那麼在第七識裏,就有了一個起心動念都唸佛的規則。
這就需要長久的熏習,也就是所謂的禪定。
只有不斷地通過第六識的修習,才能慢慢地在第七識裏書寫新的規則。
這個過程就叫做修定。
第七識按照新的規則運行,這就叫定能生慧。
也就是定慧等持,也就是六祖所説,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他老人家還説,定就好比燈,慧就好比是光。一個是體,一個是用。
那麼回到問題,
行善的時候不自主地帶着功利心去思維,這就是俱生我執。
這是第七識與生俱來所帶來的功能。無數次的輪迴。我們把這條規則練的很熟悉了。
那麼要對治它,就要在第七識裏書寫新的規則,就是不分別,不妄想,不執着,不着相。
這就需要第六識的長久修習。
比如唸佛的時候念茲在茲;比如密宗持咒的時候觀想本尊;比如禪宗參話頭時候的看顧話頭,提起疑情……
我這個法油子也咆哮瘋狂狀地嘶吼一次,
題主的問題必須要靠生起智慧才能破!
智慧的生起必須依靠禪定的修習!
禪定的修習必須依靠實實在在做功夫!
心定了,才不躁動,才不妄想,才不瞎琢磨!
概念好懂啊,施者空,受者空,供物空。
概念誰都會背,可是修行又不是考卷子,
你懂有屁用?你空一個我看看?真空了你又在這裏扯啥閒蛋?
所謂題主的問題,我行善的時候怎麼才能不帶有功利心呢?
這個核心問題就是那佛油子説的,三輪體空。
三輪體空的前提,是證悟到空性。
然後知道做好事的人,被做好事的人,以及這件好事,自性本都是空的。
用唯識的話説,第七識要轉成平等性智。
更通俗講,雖然這件好事是我做的,是你受的。
但是你和我是一樣的,我做不做都是一樣的,你受不受也都是一樣的,
這件好事有多大,還是一樣的。
徹底熄滅掉自己對於”施者我“、”受者他“、”善事“之間的攀緣心。
這樣才能做到行善的時候不帶功利心。
這樣也就是佛所説的真正的隨緣。
而平等性智怎麼來?六七因中轉。
粗略説,
第六識是我們的意識,能想,能思考,能琢磨的,
第七識是俱生我執,也叫傳送識,或者染淨依。
可以大致把它理解為意識的運算規則。
通過第六識,也就是意識的不斷的熏習。
通過唸經、持咒、打坐,把無分別,無妄想,不執着的思維習慣重新建立在第七識裏。
這個時候,第七識才從俱生我執,就是與生俱來的執着,變成了平等性智,也就是不加分別,不造作無明的清淨本來。
這就是所謂的轉識成智。
我們的運算方式沒有改變,只不過更換了運算法則。
電腦就是那台電腦。一個裝了Windows95,一個裝了Windows 10。
可是運轉起來的效率、效果,起了根本的變化。
智慧就是從本來的識,更換了運算法則之後所生起來的。
而讓第七識可以形成一條規則,這就需要第六識不斷地燻習。
比如唸佛,不間斷、不夾雜地唸佛,時時刻刻處處都在唸佛,
直到最後,起心動念只有一句佛號,其他啥都沒了。
那麼在第七識裏,就有了一個起心動念都唸佛的規則。
這就需要長久的熏習,也就是所謂的禪定。
只有不斷地通過第六識的修習,才能慢慢地在第七識裏書寫新的規則。
這個過程就叫做修定。
第七識按照新的規則運行,這就叫定能生慧。
也就是定慧等持,也就是六祖所説,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他老人家還説,定就好比燈,慧就好比是光。一個是體,一個是用。
那麼回到問題,
行善的時候不自主地帶着功利心去思維,這就是俱生我執。
這是第七識與生俱來所帶來的功能。無數次的輪迴。我們把這條規則練的很熟悉了。
那麼要對治它,就要在第七識裏書寫新的規則,就是不分別,不妄想,不執着,不着相。
這就需要第六識的長久修習。
比如唸佛的時候念茲在茲;比如密宗持咒的時候觀想本尊;比如禪宗參話頭時候的看顧話頭,提起疑情……
我這個法油子也咆哮瘋狂狀地嘶吼一次,
題主的問題必須要靠生起智慧才能破!
智慧的生起必須依靠禪定的修習!
禪定的修習必須依靠實實在在做功夫!
心定了,才不躁動,才不妄想,才不瞎琢磨!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特别崇拜答主!每个问题答的那么一针见血。加了微信,可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特别想认识你。如果你是出家人,请受我一拜!
答:前两天忙。您可以继续问,问到有反应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