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佛一定要先出聲念之後才能默唸嗎?
6/22/2016
念佛

學生在網上瀏覽一些關於唸佛方法開示時看到,有的老師説唸佛一定要先出聲念,練就耳根通圓之後才能默唸,直接默唸效果不好。可是末學家中無人信佛,出聲念不方便,請問老師們可以直接選擇在心裏默唸嗎?另外有一種説法是,出聲念傷氣,不動嘴完全在心裏默唸傷神,動嘴不出聲默唸什麼也不傷,這種説法正確嗎?
法嘉宗智 回答
1、心開竅於舌,打坐的時候為什麼要立起舌頭舌抵上齶,就是為了不至落於昏沉。
2、《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説,督攝六根。攝舌根的方法就是出聲來唸誦。讓舌根動起來,不至於散亂。
3、嘴巴一定要出聲,然後耳朵去聽,聽自己唸佛的聲音,這樣是攝耳根。嘴巴歇了,耳朵也歇了。一下丟倆根。
4、家裏沒人信佛,自己念的時候可以小聲,但是要保證吐字清楚,要保證自己可以聽得清楚。
5、功夫和見地是掛鈎的,沒有心體離念無生法忍的見地,練不起來默唸的功夫。
6、至於出聲傷氣默唸傷神。這是扯。一個人一張嘴,要麼開口説話要麼閉嘴散亂。這麼説來,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傷氣傷身了……
7、修行是自己的事兒,他在你生命的順序裏排位越靠前,成道的日子越靠前。有時候太在乎別人,反倒麻煩了自己……
祝早日成就!圓滿吉祥!
以上。
2、《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説,督攝六根。攝舌根的方法就是出聲來唸誦。讓舌根動起來,不至於散亂。
3、嘴巴一定要出聲,然後耳朵去聽,聽自己唸佛的聲音,這樣是攝耳根。嘴巴歇了,耳朵也歇了。一下丟倆根。
4、家裏沒人信佛,自己念的時候可以小聲,但是要保證吐字清楚,要保證自己可以聽得清楚。
5、功夫和見地是掛鈎的,沒有心體離念無生法忍的見地,練不起來默唸的功夫。
6、至於出聲傷氣默唸傷神。這是扯。一個人一張嘴,要麼開口説話要麼閉嘴散亂。這麼説來,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傷氣傷身了……
7、修行是自己的事兒,他在你生命的順序裏排位越靠前,成道的日子越靠前。有時候太在乎別人,反倒麻煩了自己……
祝早日成就!圓滿吉祥!
以上。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有金刚念一说,您开示
答:金刚念诵,不是金刚他没法金刚念诵。八地菩萨才算金刚。所以之前讲确实没大用,得其形不得其神。也是假招子。


问:感恩,如果按照您指点的统摄六根的念法,静坐前好还是后好。对了,静坐是釆的安般那息法
答:都可以啊。其实两种功课目的是一样的。但是修行切忌夹杂~功夫太多反而哪个都做不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问:说话多了确实伤气啊……
而且气虚就会不爱说话,少气懒言……
而且气虚就会不爱说话,少气懒言……
答:对啊。没错。但是念佛能念到气虚,功夫也不软了。能到这一步之前,不用多顾及的。


问:念佛不信佛,可以吗
答:不信念他啥。


问:有的时候觉得心很乱,念佛就管用!念多了可能就信了
答:嗯。多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