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淨土法門,”一心不亂“以什麼為標準呢?

10/16/2015
念佛 念佛法门 观想
...
網友提問:修行淨土法門,”一心不亂“以什麼為標準呢?
如題。

法嘉宗智 回答

官方版: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唸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破解版:
隨我説的去想哦!
想一下自己的老孃。是不是不用勾勒渲染、不加特效,Duang一下子蹦出一個老太太?
而且不可能是別人,面容、音聲、神態、如在眼前?
反之如是,一説兒子、閨女。腦子裏也一樣“哐啷下子”就把某個熊孩子掛在眉梢間?
再想想單位的領導,財務的出納,或者門房大爺,廣場上領舞的大娘,是不是要那麼勾描一番,好像一個個元素慢慢拼湊、搭建起來?

啥時候唸佛就跟念老孃、念兒子、念閨女這個勁頭一樣,並且保持住,就是一心不亂了。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破解版南怀瑾说法的改编版吧
答:我绝对不告诉你,直呼大德名讳是不好的!
问:“怀瑾握瑜”的典故,南先生名中本来自有称赞。况且他在书中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老师”、“先生”这类称呼,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好了。
答:老人家嘛。南公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