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作為藏傳佛教的居士有什麼戒律要遵守?
9/29/2016
三昧耶戒
密宗
上师
佛前供养

蒙之前幾位師兄的幫助,我已皈依在一位寧瑪派上師門下,上師非常的慈悲慈祥,在寺裏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幾天。身心都平靜了,現在我要返回家鄉開始新的生活。
上師慈悲,但因為我不會藏語,只能一直靠師兄幫忙翻譯才得以和上師溝通。皈依時所念上師都非常耐心的一點點帶着我念,頂禮慈悲的上師。
想向各位師兄請教幾個問題
1、我想要回家供曼茶,供桌上必須的物品有哪些?
2、作為居士我必須要持哪些戒律?
3、我想學習安多藏語,什麼教材比較適合我?
再此先感謝各位師兄,煩請各位相助
法嘉宗智 回答
1、漢地學佛人看見了一個喇嘛就叫上師。其實這不嚴謹。上師是區別於普通師父的,只有當師父和弟子之間具有了三昧耶關係,也就是傳授了三昧耶戒,説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得了密法的真正灌頂,而且一定不是所謂的結緣灌頂,才有了三昧耶戒。這才能稱之為上師。
2、三昧耶戒有一條是不捨菩提心。所謂菩提心不是世俗菩提心,而是勝義菩提心。這起步價比較高。所以,只有證得勝義菩提心,才談得上三昧耶戒,才有上師這麼一説。我們很喜歡用自己覺得很高大上的字眼來形容師父——根本上師、如意寶上師、法王上師,其實都是弟子的一廂情願。不如踏踏踏實實叫一聲師父來的穩妥。也不至於亂了次第和規矩
現在回到問題
1、作為密宗的供養,有七支供(七杯水)、八供(水水花香燈塗食樂)、香爐、曼扎。這是最基本的。如果發心夠大,再選一套輪王七珍、吉祥八寶。各種寶石顆粒裝滿供碗再來七碗。所謂窮禪富密。修密宗的前提是資糧充足,各種供養不怕多,越多越好。
2、這個問題很匪夷所思。按説不管上師説什麼語言,他都應該很正式地和弟子解釋他傳了什麼戒,戒律內容如何,戒條如何。如果從頭到尾他都沒説,那麼就是什麼戒都沒傳。菩薩戒,金剛乘戒,三昧耶戒,您根本不用考慮,這些根本不可能有。無非就是他老人家是否傳了您五戒而已。您可以問問師兄弟。按説就算傳了,但是您自己都不確認明了,這戒都如同沒傳。
通俗説,按照傳戒和受戒的儀軌和規制來看。如果到現在您不知道自己該持什麼戒,那就是什麼戒都沒受。可能僅僅只是做了個三皈依,甚至連三皈依也可很可能都沒有。
3、班禪大師曾經有一段開示,原文不贅述,大意如下:在我懂得藏語經典的前提下,我會講漢語,是我學習的結果,誠然也可以認為是智慧的體現。但是現在廣大漢地學佛人,漢語經典從來沒有學習接受過,也從來不去學習更符合自己文化和根基的漢傳佛教,而一心痴迷於具有巨大文化差異的藏傳佛教,這實在不是聰明的選擇……
學藏佛沒所謂,但是別把自己當藏控……
如果真的是為了學佛而不是為了學藏,自然就知道,藏佛,南佛,漢佛,歐洲美洲非洲佛,都是一個佛。跟哪兒學,都一樣……
2、三昧耶戒有一條是不捨菩提心。所謂菩提心不是世俗菩提心,而是勝義菩提心。這起步價比較高。所以,只有證得勝義菩提心,才談得上三昧耶戒,才有上師這麼一説。我們很喜歡用自己覺得很高大上的字眼來形容師父——根本上師、如意寶上師、法王上師,其實都是弟子的一廂情願。不如踏踏踏實實叫一聲師父來的穩妥。也不至於亂了次第和規矩
現在回到問題
1、作為密宗的供養,有七支供(七杯水)、八供(水水花香燈塗食樂)、香爐、曼扎。這是最基本的。如果發心夠大,再選一套輪王七珍、吉祥八寶。各種寶石顆粒裝滿供碗再來七碗。所謂窮禪富密。修密宗的前提是資糧充足,各種供養不怕多,越多越好。
2、這個問題很匪夷所思。按説不管上師説什麼語言,他都應該很正式地和弟子解釋他傳了什麼戒,戒律內容如何,戒條如何。如果從頭到尾他都沒説,那麼就是什麼戒都沒傳。菩薩戒,金剛乘戒,三昧耶戒,您根本不用考慮,這些根本不可能有。無非就是他老人家是否傳了您五戒而已。您可以問問師兄弟。按説就算傳了,但是您自己都不確認明了,這戒都如同沒傳。
通俗説,按照傳戒和受戒的儀軌和規制來看。如果到現在您不知道自己該持什麼戒,那就是什麼戒都沒受。可能僅僅只是做了個三皈依,甚至連三皈依也可很可能都沒有。
3、班禪大師曾經有一段開示,原文不贅述,大意如下:在我懂得藏語經典的前提下,我會講漢語,是我學習的結果,誠然也可以認為是智慧的體現。但是現在廣大漢地學佛人,漢語經典從來沒有學習接受過,也從來不去學習更符合自己文化和根基的漢傳佛教,而一心痴迷於具有巨大文化差異的藏傳佛教,這實在不是聰明的選擇……
學藏佛沒所謂,但是別把自己當藏控……
如果真的是為了學佛而不是為了學藏,自然就知道,藏佛,南佛,漢佛,歐洲美洲非洲佛,都是一個佛。跟哪兒學,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