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佛的人抄心經有沒有什麼害處?
10/26/2015
心经
佛教

很隨便的抄的那種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穿越回到大清朝,面見康熙帝,和他老人家説:
我有兩個小盒子,咱倆一人一個,不管隔着多遠,咱倆都能説話。甚至看見對方。
龍顏大怒,拖出去砍了!剮這猴兒崽子一個欺君之罪。
為啥?他不信,他理解不了,他不接受。
但是到了今天,這個叫做手機的玩意兒,幾乎屬於了全人類。
和有些人説,佛陀是覺悟的智者。
他們會説,別扯犢子啊!雞蛋又漲價了!每天吃倆一月下來又得多花十塊錢了。
同樣,他不信,他理解不了,他不接受。
世間萬物,宇宙真理,圓滿的覺悟,因為我們不信而不存在麼?
因為我們理解不了就是謬論、傻叉和瞎扯淡麼?
因為我們不認可,佛陀的證悟就要被打折麼?
佛不是信佛人的佛,佛就是佛!
不管承認與否,不妨礙祂的無上正等正覺。
佛講經從來沒説我的經只説給願意信我的人,
佛也從來沒“應許”過“稗子要丟到爐火裏去燒盡”。
佛只是很平實、很樸素地把自己的覺悟、自己脱離無明苦的方法説出來。
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學不學,那就是佛陀的道理。
佛陀沒有劃個圈子什麼人能信、何等人能學。
但有願意學習的,都是祂的弟子,都是祂的孩子。
佛經,就是會議紀要。就是佛和弟子的問答錄。
弟子們不懂的就問,佛就如實回答。
佛經從來不屬於信佛的人,佛的智慧屬於一切法界眾生。
如果我們願意踏實下來,追隨一下佛陀的智慧,跟隨一下佛陀的腳步,
抄經、誦經、禮拜,當然都是值得深深隨喜和讚歎的。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或者哪怕我們不談智慧,就想練練字,就想抄點什麼靜靜心,
歷來這麼多書法家、帝王君主都有抄寫佛經的習慣,
也都是可以作為字帖臨寫的不二之選。
我有兩個小盒子,咱倆一人一個,不管隔着多遠,咱倆都能説話。甚至看見對方。
龍顏大怒,拖出去砍了!剮這猴兒崽子一個欺君之罪。
為啥?他不信,他理解不了,他不接受。
但是到了今天,這個叫做手機的玩意兒,幾乎屬於了全人類。
和有些人説,佛陀是覺悟的智者。
他們會説,別扯犢子啊!雞蛋又漲價了!每天吃倆一月下來又得多花十塊錢了。
同樣,他不信,他理解不了,他不接受。
世間萬物,宇宙真理,圓滿的覺悟,因為我們不信而不存在麼?
因為我們理解不了就是謬論、傻叉和瞎扯淡麼?
因為我們不認可,佛陀的證悟就要被打折麼?
佛不是信佛人的佛,佛就是佛!
不管承認與否,不妨礙祂的無上正等正覺。
佛講經從來沒説我的經只説給願意信我的人,
佛也從來沒“應許”過“稗子要丟到爐火裏去燒盡”。
佛只是很平實、很樸素地把自己的覺悟、自己脱離無明苦的方法説出來。
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學不學,那就是佛陀的道理。
佛陀沒有劃個圈子什麼人能信、何等人能學。
但有願意學習的,都是祂的弟子,都是祂的孩子。
佛經,就是會議紀要。就是佛和弟子的問答錄。
弟子們不懂的就問,佛就如實回答。
佛經從來不屬於信佛的人,佛的智慧屬於一切法界眾生。
如果我們願意踏實下來,追隨一下佛陀的智慧,跟隨一下佛陀的腳步,
抄經、誦經、禮拜,當然都是值得深深隨喜和讚歎的。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或者哪怕我們不談智慧,就想練練字,就想抄點什麼靜靜心,
歷來這麼多書法家、帝王君主都有抄寫佛經的習慣,
也都是可以作為字帖臨寫的不二之選。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问题是手机有原理有理论基础啊,只要材料一样组装方式一样不管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都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这佛经不一样的人念完效果不同,不具有普遍性。
你不信就是不懂,呵呵,这跟义和拳刀枪不入有啥区别么
你不信就是不懂,呵呵,这跟义和拳刀枪不入有啥区别么

问:不信佛就是不懂,那这佛不信也罢。
答:跪了楼上的两位逻辑。我说的是,不管信不信,懂不懂,都不妨碍存在本身。您们是怎么推论出不信就是不懂的呢?还理直气壮的义和团,还也罢?真的有踏踏实实弄懂您们听到了什么吗?


问:我误解了你的意思我道歉。如果你说人类当下的局限性我还明白,但是你举的例子:“和有些人说,佛陀是觉悟的智者。他们会说,别扯犊子啊!鸡蛋又涨价了!每天吃俩一月下来又得多花十块钱了。同样,他不信,他理解不了,他不接受。”这个我还真不能理解,他们关心的只是现实的生计问题,这跟你说的不信、理解不了、不能接受有什么关系?对这块不关注,便是“不信、理解不了、不能接受”?
答:因为不信,所以不愿理解,所以理解不了,所以不接受。


问: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无论人们是否能感知到,存在的就是存在的。但看你意思是不是仅仅是不关注就是不信、理解不了、不能接受?如果不信(不关注),就是不懂(不理解、觉得荒谬),那怪我咯,我不信不就完了。我是这个意思。

问:所以不信就是不接受?
答:不信,和没机会接触到而相信。是有区别的。


问:可能我说话口气冲请您谅解。但是因为生计问题而对这个不感兴趣而不信,是不是也算没有机会的一种?就我个人而言,如果真理就是真理,那无论我信与不信它都会存在,我只是觉得,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是不是有些不妥?有些人困于生计这不是他自己选择的。
答:在佛教看,没有什么是自己选择的。一切都是因果决定的。生计不是不信的理由。否则古往今来那么多殉道者又该如何解释。不要说不信,就是命都可以不要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问:手机是实物,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佛教看不见摸不着是唯心的,两者不能等同。你要拿着手机实物去告诉康熙那些话,他肯定信。问题是神佛合适现身过?
有人说信了佛即使最后发现被骗了你能损失什么呢?答,损失大了去了,我就不想被骗,还一辈子。
有人说信了佛即使最后发现被骗了你能损失什么呢?答,损失大了去了,我就不想被骗,还一辈子。
答:我原题说的是你去和康熙说,不是你拿给他看。对于康熙来说。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康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看见摸着了。所以你知道是存在的。你好好修行。也能看得见摸得着智慧……


问:手机能不能通信,你跟康熙皇帝实验一下不行吗?还真别低估古人的智商。
答:我的原题,说的是你和康熙说,不是拿给他实验。OK?!


问:我知啊,康熙也会试一试才会下令杀了你。古代死囚都是要皇帝勾决之后秋后问斩的,随便杀人的皇帝可不是康熙。算了,你这个例子举得不好,槽点太多,我懒得再回复你了,就这样吧。
答:红口白牙去说……不见实物。就像佛教的智慧。无形无相没实物,也是靠嘴说的……


问:例子觉得并不高明啊,关于存在的问题你这是唯物的,佛不是唯心的吗?不是帆动,心动。
答:心动的心,不是唯心主义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