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空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這句話?

8/28/2016
心经 实修
...
網友提問: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空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這句話?
如題

法嘉宗智 回答

蟹妖。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到這兒,心經講完了。
這裏沒聽懂,後面弄得再通透,也沒用。


《美麗波羅蜜多色經》
有個大美女,長的特漂亮,豔壓羣芳,勝一切美色。
年輕人,美不異靚,靚不異美,美即是靚,靚即是美。白富長腿,亦復如是。
年輕人,是諸美色相,不矮不窮,不猥不瑣,不窩不囊。
是故豔有大美,無矮窮挫,無土肥圓,無屌絲怪蜀黍,無猥瑣乃至無死胖子。
無齷齪,亦無齷齪盡,乃至無下賤,亦無下賤盡。
無花痴齷齪,無噁心娘炮。
以無所得故,菩提大美妞,依漂亮波羅密多故,臉無瑕疵。無瑕疵故,無有爭豔,遠離醜八怪,究竟大美人。
三世大美人,依漂亮波羅蜜多故,得男人趨之若騖三晚三萬塊。
故知,漂亮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醜,真實不虛。
故説漂亮波羅密多咒,即説咒曰:
漂亮漂亮,長得漂亮,長得太漂亮,男人都我的!


您説,是怎麼能長得漂亮重要?還是知道漂亮了有人追重要?!


P.S.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你更應該知道,如果在眼見的作用中間,想要見到能見的自性,這個自性,並不是眼前所見的作用能夠看見的。若要見到能見的自性,必須絕對離開所見與能見。因為能見自性的本體,不是所見的作用與能見的功能所能見到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怎樣可以用因緣、自然,或者兩種和合的作用,來説明自性本體的道理呢?你們因為智慧狹劣,不能明了自性的清淨實相。我希望你們善自思惟,不要懶惰懈怠,才能證得靈妙正覺自性的大道。

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所以你現在應該知道,若把這個所知所見的作用,認定是一個可以能知的東西,那就是無明的根本。如果明了這個所知所見的作用,它的自性功能,本來是不可見的,無形相的,那便是無煩惱的寂滅清淨真心。你何以在這中間,誤認為再有其他東西存在?

有人説我故弄玄虛,有人説我答的可能有錯謬。
其實我的思路很簡單,
一,心經通篇是在講一件事兒,觀自在菩薩深深的行持般若波羅蜜以及行持般若波羅蜜的各種境界。

二,般若,也叫無上智,也叫無二智。智慧,本身不是知識。佛法,也不是學習知識。更通俗地説,是一種境界。好比吃過西紅柿的人知道西紅柿的味道,質地。而沒吃過的人不能通過別人的描述而知曉。所以,明白西紅柿味道的關鍵在於“吃”,佛法證得無上佛果的關鍵在於“定慧等持”。

三,就像吃飯必須要吃了才能飽,光聽人説是不可能飽一樣。佛法也靠自己的定慧等持去修行,聽別人講道理,講境界,到頭來沒屁用。宗門有句話,説食不飽。

四,心經全文的邏輯打個比方,就是一富二代,特有錢,逛大街,買這個,買那個,錢也花不完,買東西也沒完,想買啥買啥,想有啥就有啥。那麼看心經的核心,到底是研究他買了包,買了表,買完了基金買股票。還是研究他怎麼掙到的這麼多錢?

五,我個人主張,與其琢磨他買了什麼,不如悶頭掙錢也去壕一把。所以這個問題我沒從正面回答。當然,我也不想從正面回答。徒增所知障,顛倒妄想……

六,研究包,鼓搗表,沒錢,沒屁用……

七,願法界眾生皆土豪。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