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藴 ,度一切苦厄。如何理解?

11/3/2015
修行的各个阶段 心经
...
網友提問:《心經》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藴 ,度一切苦厄。如何理解?
自己試着談下初步的理解!

法嘉宗智 回答

某彩民:我買彩票,我中大獎,我中十個五百萬,去了所得税,買車,買房,環遊世界……
某佛教徒:我看觀自在菩薩,祂深行般若,然後祂五藴皆空,之後祂沒了所有的苦厄煩惱……

從邏輯上講,這倆完全是一碼事兒。其實或者説,中十個五百萬可能還更靠譜一些。

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觀自在菩薩深深的行持圓滿的般若,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藴皆空,然後斷除了一切苦、無明和煩惱。

就像想買車買房必須要先中獎一樣,琢磨這段話什麼意思,要先有般若。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裏面寫到,成佛一共經歷五個階次:
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資糧位——有足夠的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來修行;
加行位——通過禪定的修行,生起智慧,無上的智慧;
見道位——證悟無上的智慧,也就是證得般若智慧,也就是見道,見到了真道,見到了真理,見到了佛性;
修道位——理則頓悟,事須漸除。解悟了般若智慧,還要行持般若智慧從理到事。這才是真的修道;
究竟位——也叫無學位,就是圓滿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圓滿成佛。

也就是説,心經,是究竟位成就者説的過來話。觀自在菩薩從祂的視角來闡釋什麼是真正的無上的圓滿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

對於學人來説,現在知道這些,太早了,甚至於可以説沒啥用。如同一個小學生在推演薛定諤方程,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在研究歐拉定理。

踏踏實實的,從第一步開始,從最基本的開始,從最有用的開始……

買張彩票弄不好真能中500萬,
但是研究這些,只離得佛法越來越遠……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