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不想成佛而想先成就菩薩對修行有影響嗎?這樣還算菩提心嗎?

2/5/2018
极乐世界 往生
...
網友提問:暫時不想成佛而想先成就菩薩對修行有影響嗎?這樣還算菩提心嗎?
各位師兄好,我有兩個疑惑一直困擾。

1.我個人很敬佩佛陀,但是因為一直以來在生活中方方面面蒙地藏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加持照顧,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做一位大菩薩,廣度眾生遊化自在,而相對於福慧圓滿的佛陀我雖然敬仰,但成佛的心並不是非常強烈。也就是説我暫時只想成為一個十地菩薩,沒有急切成佛的心,請問這種發心是否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在修行以及往生上造成障礙?而發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的發心卻是上求菩薩道,那我還算髮菩提心嗎?

2.我雖然是修淨土的,但是我很希望行難行道,也就是常行菩薩道在各個世界度化眾生。而根據我對自己的分析我估計很可能在人天痴福中退失,所以我一心修淨土,但我的本心還是希望能行菩薩道度眾生。所以我想問一下,假如我往生了,是必須在極樂世界聽法成佛才能出來嗎,還是我往生之後可以立即隨自己願力去各個世界度化眾生?

末學經讀的少,但是這兩個問題迫切的想瞭解。希望能得到師兄們的解答,先謝過了

法嘉宗智 回答

一、如果你這個發願背後隱藏着一個“我發願成就什麼就能成就什麼”的梗,那這從頭到尾就和菩提心就沒關係。

菩提是覺悟,菩提心是覺悟的心。

從勝義來講,您這壓根兒就沒覺悟。談不上是菩提心。

從世俗來講,就算把菩提心摻水地理解為度化眾生的心,

也一定是能力越大功德越大所能度化的眾生越多,那麼一定是發願成就佛果而不是菩薩果。


菩提心的核心根本是“無我”。沒有自己。眾生需要什麼,就示現什麼;怎麼能度化眾生就怎麼方便接引。而不是“我”想成就什麼,“我”要如何。這一點兒都不菩提……


二、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是因,往生極樂是果;

菩提是因,涅槃是果。

從頭到尾,不昧因果。

您這又“很希望”,又“我估計”,還“我一心”,然後還“本心希望”,又“假如往生”……

這叫打妄想。


您能發現您全文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字麼?

這個字,和菩薩,佛,淨土,菩提,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