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願生釋迦摩尼佛娑婆世界不求生其他極樂淨土的想法?

6/7/2016
极乐世界 往生
...
網友提問:如何評價願生釋迦摩尼佛娑婆世界不求生其他極樂淨土的想法?
感受到本師釋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行的偉大,願求生釋迦摩尼佛的佛國。得知釋迦摩尼佛的佛國就是娑婆世界,心中感慨萬千。只要心清淨,世界就清淨,感覺現在所處就是最好的佛國!感覺生生世世生此佛國力所能及的為眾生做點什麼也特別好!求生其他淨土的心不強烈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如果真的明白“淨土”的成就原理,
這個想法是值得隨喜讚歎的。
當然,不得不説,修到這一步,也是艱辛而漫長的……

我一直在唸叨,如果哪個人有智慧有財力,
能把《維摩詰經》拍成片子,那一定精彩!
《維摩詰經》一上來佛和舍利弗尊者有一段對話。
大意佛説我的淨土如何如何殊勝莊嚴,舍利弗尊者看不下去了來叫板,就這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鬼德行,你也好意思叫做淨土?!
佛沒説話,拿大腳趾頭往地上一杵,舍利弗尊者藉着佛的威神力看到了娑婆世界本來的樣子。
我了個去!真他母親的是個淨土!

佛教裏有一個很基本的理論——“正報莊嚴,依報也莊嚴。”
釋迦佛和阿彌陀佛的正報是一樣的,都是圓滿佛,所以祂們的世界也是一樣的。都是極樂,都是殊勝莊嚴的淨土。
這是不可能錯的。
如果娑婆世界不是淨土,那就是釋迦佛有問題。

現在問題來了,
為啥我們看到的娑婆世界,和想象中的極樂淨土不大一樣?!
是世界的問題麼?!
我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
——《維摩詰經》一開篇的舍利弗尊者。

是淨土不莊嚴麼?不是!是我們自己不莊嚴。
因為我們自己不莊嚴,所以我們無法看到莊嚴的世界。
因為我們自己的正報不莊嚴,所以依報也不莊嚴。
用句大白話説,你長了雙啥樣的眼睛,就能看到啥樣的世界。
學佛是治病,治眼睛的病,而不是到外面去找看着順眼的東西。
眼病不治,看啥都一個德行……

所以回過來還是《維摩詰經》那句話,“心淨則佛土淨”。
眼病治不好,走到哪兒都一樣。

《觀無量壽經》裏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沒人關注過。
西方極樂世界有鳥——迦陵頻伽鳥,但是沒有三惡道。
為啥西方極樂世界的鳥就不是三惡道,而娑婆世界的鳥就是畜生?!
有人説西方的鳥是阿彌陀佛的化現來頌讚佛的功德,
那為什麼我們的畜生道就不是釋迦佛的化現呢?!
這是世界的問題麼?這是鳥的問題麼?還是釋迦佛和阿彌陀佛的問題?
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帶着人我眾生壽者相,就只能看到輪迴苦厄、看到五濁惡世、看到三途苦惱;
放下無明,無人我眾生壽者相,看到的就是極樂,就是實報莊嚴,就是常寂光……

不是説極樂世界有多美好,
而是去極樂世界有個門檻,夠了標準才能去。
而對於已經達標的修行人,他正報莊嚴,自然依報也莊嚴。
所以他看到的自然是美好……

如果非要説,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有啥不同?
極樂世界是正法時期,阿彌陀佛駐世,阿彌陀佛親自説法,親自教導。
往生到那裏,而且往生品階夠高,可以親見佛陀,可以迅速成就……
其實,真放下時間和空間的分別執着也自然知道,楞嚴未散啊……

淨土不在外,而在內——心外求法謂之魔,心內降魔謂之佛;
淨土不在他,而在己——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淨土不在迷,而在覺——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淨土不在境,而在心——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隨境轉即同凡夫。

美好來自於治好眼病,而不是滿世界的去找美麗……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那为啥娑婆世界的生物都这么短寿呢?
答:谁说短寿啊?佛陀4个弟子留形住世,几千年了还没死呢……不是众生寿命短,是自己没本事活得长。
问:您修行至今得到了什么?能否讲给我听?
答:该吃饭时候吃饭,该睡觉时候睡觉。
问:我的妈~~~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我是不是该拿着手机跑着喊,我遇到高人了~(≧ω≦)随喜赞叹您啊~
答:一米八二。勉强不矮……
问:看来我害了很重的眼病啊,看什么都烦恼。谢谢您(*°∀°)=3我不烦恼啦
答:他能利益你,说明他有能耐;
他能伤害你,说明你没本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