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簡單一句話,正報莊嚴,依報也莊嚴。能夠往生極樂淨土的人的業因是一樣的,那麼果報就是一樣的。心行、相貌、智慧……更通俗説,所有唸佛的人都好比在種地你種土豆,我種土豆,他也種土豆。那麼將來長出來的,就是土
答:首先,淨土宗説的信,不是咱們理解的信。你信佛嗎?我信!你信喝水能解渴嗎?神經病!誰信那玩意兒!對!這才是真正的信,因為我們太相信,以至於“用不着信了”。越標榜自己有多信,其實就有多懷疑。什麼時候相信一
答:1、如果還有“眾生”一念,如果在你看“我和眾生”還是兩件事兒,那麼恭喜!壓根就沒覺悟!到很可能是撅了個誤。“我”和“眾生”是一,不是二!2、前世來世是緣於我們對時間的分別和執着。你有時間的這個概念,安
答:我們的真心是一個孩子。我們的妄念是孩子身上的污垢。大乘的教法是把孩子洗乾淨就好。洗乾淨就不髒了。小乘的教法是把孩子弄死。孩子死了,自然就不會髒了。您説一個死了的髒孩子和一個活着的乾淨孩子,是一不是二?
答:對應着輪迴,還會有一個概念——不輪迴。你把不輪迴的概念理解錯了。無論凡夫,無論菩薩,無論佛,即便他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用凡夫的知見來看,他總得有個存在形式吧?他不輪迴他去哪兒?娑婆世界就三界,欲界色界
答:其實不單是禪宗,一切宗派,一切法門,最終證得的佛果都是一樣的。諸如我們不能説,密宗的佛比淨土的佛高級,寧瑪的佛比噶舉的佛厲害。佛佛不二,只要是佛,一定是三身四智圓滿成就的。對不對?極樂世界比娑婆世界高
答:維摩詰經裏,佛説自己的娑婆世界是極樂,舍利弗尊者不樂意了,就這五濁惡世,哪兒極樂啊。佛説,真的咩?!然後大腳趾頭一按地上,舍利弗尊者藉助佛的威神力,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佛有正報,也有依報。正報莊嚴,依
答:到處不住到處住,菩薩不行菩薩行。眾生不念眾生念,處處無家處處家。
答:如果真的明白“淨土”的成就原理,這個想法是值得隨喜讚歎的。當然,不得不説,修到這一步,也是艱辛而漫長的……我一直在唸叨,如果哪個人有智慧有財力,能把《維摩詰經》拍成片子,那一定精彩!《維摩詰經》一上來
答: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很多人根據字面意思,把唸佛往生想得太簡單了。首先,看看唸佛往生最差的一個水平——下品下生的條件: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
答:一,談人生意義,少不得談人生的目的。比如活的幸福,目標是幸福,這就是一個目的。請問,每個人從娘肚子裏生出來,誰帶來了一個目的?誰生下來光着屁股就説,我是為了幸福而來的呢?二,有人説,那我的目的是服務於
答: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文:大安法師上次有個信眾來問我,他説:“佛難道一切都知道嗎?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我説:“如果佛連現在的電腦都不知道,他能成為佛嗎?佛是無量劫以後哪個時辰下
答:我們嘴裏所説的“真的”,其實是——我認為這是真的。就算拿出一堆東西來證明了存在,你不是相信極樂世界,你只是相信了那個願意相信極樂世界存在的自己……眾生就是這麼自欺、欺人、被人欺……
答:我不得不説,您這麼一段兒話裏,槽點其實挺多的。我撿着大的吐,小的就睜一眼閉一眼過去吧……一、幸福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幸福並沒有一套完整的客觀評判標準。你覺得你幸福,可能有人覺得並非。你覺得他幸福,可能
答:您説的是兩條道中間那條道,佛説的是沒了兩邊兩條道後剩下的那條道……壓根就不在一個對話層面上……佛説的極樂,壓根兒就不是能被理解出來的,所以,怎麼理解,都是有漏皆苦,都是貪嗔痴慢……
答:1、功德:壇經中説,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那功修的是心,德是修是行。那我發善心卻做了件壞事。例如,吾之蜜糖分享給他人,卻成了彼之砒霜,例如分享了一片我誤以為正確的偽經。這算什麼?壇經裏還有一句話,功
答:小徒弟在問,師父啊,你為什麼煩惱少呢。我回覆他,歪瓜裂棗的一張臉,説煩惱那是奢侈品啊。延參法師《這都不叫事兒》
答: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我覺得佛説這話不是放屁,那放屁的是誰?
答:兩段佛經連起來看。巨好玩兒……一,金剛經。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二,觀無量壽經。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解釋下,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菩薩,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那麼問題來了。修
答:佛呢,一共説了四件事兒,可惜,您只聽了一半兒,丟了倆。一,佛先説諸行無常,諸漏皆苦。這就不找原文做證據了。滿篇兒都是。二,極樂世界無限美好。這也不找原文了。咱們快速進入正題。三,極樂世界是有門檻的。原
答:許多大德都推薦淨土宗,提倡一句佛號念到底。(包括我師傅),鄙人有幾個問題:師父不是師傅。一個是法身慧命的爹;一個是炒菜修車開出租的資深從業者。1.怎麼對淨土法門,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深信不疑。(鄙人
答:1.不可以看淨土以外的經書??舉個例子,拿禪宗對比來看。淨土宗是有宗,禪宗是空宗。兩宗的宗見不同,自然修法不同。淨土是一句佛號到底,打死一切念頭;禪宗是直指心性,以心印心。好比關一個電腦。淨土宗是認準
答:首先實名反對“內外中間”所説的往生淨土很簡單,願意往生就必定往生。一,按照他提供的經典《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原文如下:又舍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
答: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兒還是留給一羣去不了的人説吧……我只想説,助印那經書,從開數、版式、數量、印張來講……10塊一本兒是有利潤的……
答:覺得他是,就當他是。覺得他不是,就當他不是。區別於禪宗是“空宗”,淨土是“有宗”,依“有”起修。如果文鈔可以代表他老人家的境界和水平,他老人家“有”到這個境界,無外乎倆原因:一、老爺子太水,般若是沒戲
答:隨業受報。極樂世界美好,你有這個業,就有這個報。屎好吃,狗有這個業,就有這個報。所以別問極樂世界到底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你的業裏極樂世界是真實的,那就是真實的。你的業裏是想象的,那就是想象的……佛法區
答:邀我答題風險很大,我屬於心狠手黑的那種,別怕疼……忍着。家裏人信佛,從小也耳濡目染。一直對佛法很敬重,願意接近,有時候會想出家。1、信佛是信佛教,佛教不是佛法。2、對佛教的耳濡目染未必會對佛法很敬重。
答:便便,到底是惡臭的排泄物,還是香甜的食物?在人看是污穢,在狗看是美味。便便就是便便,站在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不同。造作人的因得人身,造作狗的因得狗身。造作什麼因得什麼身,這就是隨業受報。所以,造作人
答:很多人覺得維摩詰經有深意,有意思,手不釋卷。我從來告訴他們説,一,維摩詰經不是給未見道的學人預備的。就像五氟尿嘧啶不是拿來治感冒的一樣。二,如果維摩詰經第一品沒看懂,後面完全可以不看。門道都在第一品。
答:你應該先弄明白四個字“隨業受報”。24K的淨心,才有24K的淨土……別把往生極樂理解為上另一個天堂……
答:眾業所感,隨業受報,心淨則佛土淨。任何世界之間都沒區別。造什麼因得什麼果受什麼報……
答:狗是色盲,你怎麼證明給狗西紅柿是紅色的?!
答: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
答:一,小菩薩有沒有這個因果。二,最要命的。這個問題沒有弄清楚的,是戒律的次第。居士五戒是聲聞戒,聲聞戒同時還包括八關齋戒,和出家人的戒律。而在聲聞戒之上,是菩薩戒。有優婆塞戒經版,有梵網經版,有瑜伽師地
答:極樂世界有一種鳥,名字太難打詞庫裏沒有不寫了。但是又説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這鳥是阿彌陀佛化現,所以不屬於畜生道。如果你的智慧和禪定力能讓你認為娑婆世界的一切有情無情是釋迦牟尼佛的化現……那鳥叫豬叫狗子
答:千萬別把極樂理解為想幹嘛幹嘛……
答:人生八苦,説到底就仨字兒,不做主。生不做主,死不做主,病、老、不做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皆是自己做不得主……一個真正想掌控自己人生,自己能做主,自己不自欺的人,為啥不摯心隨喜讚歎呢!!!隨喜讚歎
答:唸佛到底是修止還是修觀呢?既是修止,也是修觀。只有先止了才能觀。慢下來,才能看清楚;想看清楚,必須先慢下來。一心唸佛當然可以修止,那又如何觀察心念的運作呢?一心唸佛,就是督攝六根,淨念相繼。你有沒有做
答:有福報跟着靠譜的混;沒福報的跟着不靠譜的瞎混;卡中間的不知道跟誰混……自己修自己吧……為啥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關鍵問題是啥?
答:只要是佛法問題,談論什麼境界,都繞不開一個永恆主題——隨業受報。一杯水,在人看是一杯水,無色無味;在畜生看是有色液體;在天人看是琉璃;在餓鬼看是一團火焰……不同的業因,得到不同果報的身體——這叫業報身
答: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説妙法,教令唸佛,彼人苦逼不遑唸佛。善友
答: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沒無生法忍的因,就沒阿鞞跋致的果,沒阿鞞跋致的因,就沒生極樂的果。佛説的一個緣生法,一個無生法,都是鐵律。可是很多人就拿着當耳旁風,你説你可有啥轍?
答:您跟我説説,紫外線是啥(shai三聲)兒的?
答:一、如果你這個發願背後隱藏着一個“我發願成就什麼就能成就什麼”的梗,那這從頭到尾就和菩提心就沒關係。菩提是覺悟,菩提心是覺悟的心。從勝義來講,您這壓根兒就沒覺悟。談不上是菩提心。從世俗來講,就算把菩提
答: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名為不退轉菩薩。八地,不動地菩薩。從八地往後。也可以叫菩薩摩訶薩。有人説唸佛是他力。也就是説,我沒有阿鞞跋致的因,藉助阿彌陀佛,我
答:一,你得先知道極樂世界在哪兒……二,你得清楚一件特殘酷的事兒,一個號稱極樂的世界,如果自己的正報不圓滿,即便去了,依報的那個世界是否極樂?!就像佛説阿那含,名為不來,實無不來。那個極樂世界也一樣,名為
答:佛法的根本核心命題——隨業受報。你有什麼業,你就受什麼報。佛正報莊嚴,依報也莊嚴。釋迦佛和阿彌陀佛的正報都莊嚴,那麼西方世界和娑婆世界在他倆來看必然一樣。所以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三界六道的問題,是你
答:我打賭你淨土五經一論看都沒看過一遍……一心求生淨土?説到底還不是個大貪念?現在發現或許存在一個更大的貪念比這個更勁爆,然後不知道何去何從了……你到底是一心求生淨土呢,還是一心在裝神弄鬼哦……
答: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以疑惑心就是不信,不信就是不解,不解就是不行,不行就是不證。在信解行證這件事兒上就無法具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脱不開隨業受報這個佛法的根本,那麼疑惑的業因,就形成
答:您能把“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這句話講明白……99%的佛棍在您面前都立馬現原形。
答:經典裏有兩句話,特別容易一禿嚕就過去。連在一起看,特嚇人。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能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阿鞞跋致,都是證得三昧的大菩薩摩訶薩。就是證得了正定的大菩薩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阿難聞已
答:如果有生,就有死。那麼按照十二因緣倒推回去,就有無明……如果能“生”在極樂世界,畢竟也會在那兒死。那麼就一定有苦和無常……唯有證得不生不滅,才能脱離生死。證得不生不死的是無生法忍,又叫阿鞞跋致。阿彌陀
答:東方世界就是西方世界啊……為什麼學密宗一定要學藥師經?因為都是大秘密……
答:三段經文一起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大正藏第12冊No.0360佛説無量壽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
答:有一天他能認識到不是他想怎樣就怎樣的時候,再來聊這個問題吧……
答:[查看詳情]
答:想做的事總有理由,不想做的事總有藉口。
答:《藥師經的濟世觀》
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品中生以上親見阿彌陀佛。中品中生印是中指和拇指捏在一起。所以是中指……
答:最近有緣,碰到師傅了,師傅叫我認真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準備認真聽師傅的,可是有些疑惑和在您這裏的見解不太一樣啊,我一直想着成佛太難,這輩子修好五戒十善就很難很難了,下輩子爭取還能做人,再繼續進步
答:“求”和“不求”其實都是“求”……求了個不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