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所説似有出入,到底依哪一句為準?

6/4/2018
极乐世界 往生 下品下生
...
網友提問:佛經所説似有出入,到底依哪一句為準?
今天學習《無條件的救度》,一開始很法喜,當到第三講説到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後面還有一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是《觀經》下品下生説,即使五逆十惡的人也可以救度。雖然説要以下品下生來看第十八願,可是我仍然有疑惑,同樣是佛經,都有出入,究竟依哪一句為準呢?

法嘉宗智 回答

三段經文一起看。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60 佛説無量壽經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説妙法,教令唸佛,彼人苦逼不遑唸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説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65 佛説觀無量壽佛經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66 佛説阿彌陀經


首先,無量壽經裏否定了五逆和謗法,如果我證得佛果,所有眾生至心信樂願意來我的世界,具足至心十念。如果不往生的,我不成佛,但是五逆謗法除外。

而觀經裏同時又説,哪怕五逆十惡所有惡事都做全了的人,只要至心十念六字洪名,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到這兒來看,做了五逆的,和沒做五逆的,是矛盾的。


真矛盾麼?

五逆十惡謗佛謗法是有為法,

做了,是有為法;不做,依然是有為法。


而極樂世界是一羣什麼人呢?

極樂國土的一切眾生,都是阿鞞跋致。

什麼叫阿鞞跋致,契入無為法,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


沒做過五逆十惡,和用無生法忍的禪定智慧遮破五逆十惡的有為法,這壓根是兩碼事。

一個是在有為法的層面上否定另一個有為法;一個是在無為法的高度上不承認存在有為法。



這兩段法,一個是法藏比丘説的,一個是釋迦佛説的 。


法藏比丘説這一段的時候,

  “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説,宜知是時。發起悦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
滿足無量大願。’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説之。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60 佛説無量壽經


這是法藏比丘的境界,不是阿彌陀佛的境界。

作為不是圓滿佛的法藏比丘,這個時候就站在有為法的高度上講有為法,不遮破五逆十惡,沒毛病啊。

而觀經的往生裏是佛的境界,佛站在無為法的高度上講遮破有為法,哪怕你五逆十惡,只要定慧等持,至心十念,也能往生啊,但是下品下生,符合隨業受報。



比丘的境界和佛的境界不同,

對於同一個東西的講法不同,這很正常。


比如聲聞五戒。如果單純作為聲聞戒來考慮,存在不可悔。就是所謂的破戒。破了就沒了,不能再受戒,也不能再通過懺悔還本清淨了。

這是聲聞乘的知見,是小乘玩法。

而一切在小乘存在的二邊見,在大乘的般若面前,都被遮破,

十方博伽梵,一路涅槃門。就是般若波羅蜜門,入不二無上聖妙解脱。

所以很多在小乘看來的不可悔,在大乘都另外有解決辦法。當然處理方法在此不表。

故而在法藏比丘看來不可饒恕五逆謗法,在大乘來看都可以遮破。

當然,前提是證得般若智慧,否則無異於鸚鵡學舌……



最後送上一段兒偈子,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亡心滅兩俱空  此則是名真懺悔

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0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先找到心,再滅了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您读经真细心啊
答:讲真,我都没读过……就跟法达问法华经一样。
问:佛站在无为法的高度上讲遮破有为法,哪怕你五逆十恶,只要定慧等持,至心十念,也能往生啊,但是下品下生,符合随业受报。
问:不信,,,,开遮持犯,您又在开。。。。另外,法达是?只知道六祖问法华经
问:好大一个坑!!
问:您故意的!!
问:“师既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祖曰:汝今后方可为‘念经僧’也。师从此领旨,亦不辍诵持。”

顶礼法嘉善知识!!
谢善知识指点!!
答:您想复杂了……
我读经不精细。甚至很多都不读也没读过……就跟法达问六祖法华经似的……没读就是没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