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No.0365佛説觀無量壽佛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説
答: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很多人根據字面意思,把唸佛往生想得太簡單了。首先,看看唸佛往生最差的一個水平——下品下生的條件: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
答:抖個機靈,裝個13,看了一大溜的答案——我皆閲盡未滿意。很費解各位大德居士們,為啥講解唸佛法門居然脱離了《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這等同於討論美國法制而不提《獨立宣言》嘛……上原文!“大勢至法王子。與
答:我不得不説,您這麼一段兒話裏,槽點其實挺多的。我撿着大的吐,小的就睜一眼閉一眼過去吧……一、幸福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幸福並沒有一套完整的客觀評判標準。你覺得你幸福,可能有人覺得並非。你覺得他幸福,可能
答:修行分四個階段——信、解、行、證。信是相信法門,相信佛陀,相信三寶,相信自己本自具足圓滿佛性,通過修行去除無明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解是確切明白修行到底要修什麼,學佛到底要學什麼,法門要怎麼修,儀軌如何
答: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你要是不能督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每個念頭念念隨時都是佛,那就應該稱誦無量壽佛的名號。就這樣可以一心不亂的稱誦佛的名號,連續不斷
答: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説妙法,教令唸佛,彼人苦逼不遑唸佛。善友
答: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
答:往生的硬指標是至心十念。而不是念什麼咒子。觀經裏面下品下生説的明白清楚,自己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去對照。至心十念六字洪名,其他的都瞎掰。如果幾個音節拼湊一下念念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破世界還值得去麼?!聽着
答: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名為不退轉菩薩。八地,不動地菩薩。從八地往後。也可以叫菩薩摩訶薩。有人説唸佛是他力。也就是説,我沒有阿鞞跋致的因,藉助阿彌陀佛,我
答:禪宗修行有三個階段,不破本參不住山,不到重關不閉關。破了本參去住山,到山裏去生活,隔絕外界一切自生自滅。到了重關的時候要閉關,丟進屋子裏去,要啥給啥寫條子,關裏啥都沒有,就一張牀一個盆兒。牀睡覺,盆兒
答:你把唸佛弄成了形式主義。念了半天,妄想一個不少打,分別執着一絲都不減……學佛到底學什麼?明白這個,遠比學佛本身重要得多。這就是一個案例,看起來學佛兩年多,但是根本沒在學佛……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
答:至心十念,六字洪名。走人!做不到至心十念,滾蛋……因果律就這麼簡單粗暴,不服憋着……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
答:三段經文一起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大正藏第12冊No.0360佛説無量壽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
答:回答這個問題,不免扯出一個大家平時問得最多的問題——“為什麼好人成佛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這裏咱們就不妨研究一下,壞人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究竟要放下哪把刀?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答:[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