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查看詳情]
答:一,呼吸法門又叫安般法門,全程是安那般那法門。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所以呼吸法門也叫出入息法門。二,安般法門從數息開始,而後是隨息,止息,然後觀還淨。三,一上來先是數息,而不是簡單的觀。男生數出息,
答:我是許過願的,南公的屁股我是盡形壽and盡未來際負責擦到底的……所有修南公的法門出問題的,茫然的,無所適從的,本人一概無條件處理……當然有個前提,是病,而不是殘疾。修行修錯,邪路走出里程碑來的,實在對
答: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還詣靜室。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雲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
答:修安般是修息。不是修呼氣和吸氣。在阿含經裏也説,心息合一。此為第一。第二,買個洗鼻壺,試試洗鼻子。又治鼻炎又養大腦。開始會巨疼,堅持就好!
答:一,雙盤能盤這麼緊的不多見。隨喜隨喜!讚歎讚歎!這是下了深功夫的!二,看腿毛似乎是男生,如果説錯了您別見怪。女生不雙盤。男生的話我比較推薦您把右腳盤在左腳外面。您現在這個是吉祥座,反過來右腿在外是金剛
答:1、息,不是吸。很多人認為數息就是數呼吸,你又不是做會計的,坐在那裏數喘氣兒玩兒有意思麼?!2、眾生的呼吸,叫風。隨着禪定的深入,呼吸速度的減慢,叫做氣。這個時候呼吸又細又長,進而,氣住脈停,可以不呼
答:在安般法門的修行過程中。呼吸從粗到細分成三種:風、氣、息。然後身體柔軟,氣住脈停。從您的情況看,這不屬於氣機發動,屬於五陰着魔。您之前聽過太多關於氣機發動,打通氣脈,或者打坐時候應該出現的各種境界。您
答:一,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您禪修了多久,一天幾座,每座多長時間都是必須要考量的因素。二,從表述看,明顯初修。在初修階段,什麼情況都正常。三,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八觸,在禪定修習過程裏,八種觸受都會
答:過午不食,還有辟穀,需要的是先學服氣。把氣當飯吃。當然,這又繞不開安那般那……過午不食的前提是啥都不幹,專心用功辦道。那麼晚飯就不吃了。如果有正事要做,那就要吃。所以中國的叢林寺院都有藥石,把飯當藥吃
答:高人太多,我隨便説幾個要點,您撿着要命的聽。首先,隨喜讚歎。這年頭肯實打實做功夫的人不多,無論如何這個要隨喜讚歎。二,喉輪是密宗氣脈明點修法的一個概念,不是一個實體,也不指一個位置。喉部就是喉部,別説
答:能與大德契合,信心有嘉。最早看南公的南禪七日,七支坐法,單盤,練習安般數息,起初是有進展,可是我心臓自小有問題,等到屏息前後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幾次之後就沒有這樣修了,改為學習禪宗公案,也參悟自性真如,
答:原題,太緊張了。精神太緊張了,不是身體太緊張了。再去百度一下南公的毗盧遮那七支坐。以前我説過,打坐更確切的説法應該叫坐打。打坐好像是更關注坐,而其實這門功夫的真正含義是坐在那裏打。坐在那裏打掉妄想。但
答:南京市長江大橋——到底是南京市的長江大橋,還是南京的市長叫江大橋?!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還是“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你連標點都沒抄全,真的想知道答案麼?你確定自己不是菩
答: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閒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系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
答:很要命的一點,耳根圓通法門,到底聞什麼?初於聞中,不是聽聲音啊……入流亡所。有些大師的解釋,入進來,流出去,然後亡掉所聽到的。南公的解釋是入到法性之流,亡掉一切所聽到的聲塵境界。這倆解釋都對,顯然南公
答:典型的偷換概念……人家有人修安般出了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敍述了自己的情況然後提問。你沒指導人家怎麼做,甩了這麼一段兒經文給人家。當然有人會説——看不到操作説明。因為人家需要的操作是解決問題,不是聽你貼
答:南無阿彌陀佛!您好!聽息的重點在聽,聽到的那個息,而不是呼吸的那個息。不是一個東西哦……耳根圓通和安般法門我都不建議您修煉。沒有專修和守着師父隨時開示的條件,肯定會出事兒……
答:南公懷瑾的:《如何修證佛法》《禪海蠡測》《習禪錄影》《定慧初修》包你看完了白看,因為禪修不是靠看,而是靠修。依然推薦一本南公的:《呼吸法門精要》如果看完了不實幹,依然包你看完了白看。禪,重在修,而不在
答:呼吸分兩種: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肺臟的橫向擴張,然後引起胸腔擴張。呼吸的過程中腹部基本不動。腹式呼吸是肺臟的縱向擴張,然後擠壓膈肌,然後把腹腔的內臟向外擠壓,所以吸氣的時候是鼓肚子的。基本上
答:推薦南公懷瑾《呼吸法門精要》。全部竅訣都在裏面。
答:外面有聲音,被耳朵聽到了。這是耳朵聽到了聲音的動相。外面如果沒有聲音,這時候是耳朵聽不到了麼?不是,是聽到了聲音的靜相。如果是耳朵本身出了問題,什麼聲音都聽不到的人,他們能聽麼?也能聽。不過只能聽到靜
答:南公一輩子最偉大的壯舉是重新釐清了三個概念,佛教、佛法、佛學。佛教是宗教,是儀式;佛學是知識,是學習;佛法是方法,是踐行。篤信佛教的,磕頭供養,求官求財;崇尚佛學的,精研教理,學無止境;堅信佛法的,實
答:數息的關隘、竅訣就是四個字,心息合一。您這還亂着啊……呼吸法門的書就推薦一本,南公懷瑾《呼吸法門精要》數、隨,就這倆字兒看到很多鼓搗了10年的人,也沒利落。不是功夫不夠,是數錯了,關注錯了,功夫用錯方
答:首先,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修行功夫切忌夾雜。要麼觀念頭,要麼觀呼吸,兩個選一個,一門深入是成就的便捷保障。什麼法都修,就是什麼法都沒修;什麼法都信,就是什麼法都不信。佛法就像修煉成為一名武林高手。
答:南公《呼吸法門精要》
答:南公有兩部書,一是《如何修證佛法》,一是《定慧初修》。這倆書名其實都隱含了一個特別深也特別大的前提。《(祖師根器的狠角色)如何修證佛法》、《(老南我的)定慧初修》禪就是禪,圓頓的禪。眾生越來越完蛋,所
答:出入息,是息,不是進出的過程。系意鼻頭,不是把意念守在鼻頭上……長短冷暖,不是呼出來的氣息的長短冷暖……呼吸法門的三個最根本錯誤,一個沒少……
答:阿含經裏面佛給羅睺羅尊者把呼吸法門講的那麼透徹,開小灶似的六耳不傳的小秘密,幹嘛不去看看,非得鼓搗別人的玩意兒……真心是沒福報讀經,只能看小説了麼……
答:你好糊塗啊!你又不是醫生。誰叫你去觀呼吸的。呼吸法門,雖然叫呼吸法門,但是關隘壓根兒就不在呼吸上。呼氣和進氣中間的那一瞬,叫出息,叫安那(an1nuo4)進氣和呼氣中間的一瞬,叫入息,叫般那(bo1n
答:三皈五戒……
答:絕對不是您想的這樣。1、數息法門上來要先可以數,從1到10然後從10到1。一共20個數字清晰而準確。然後隨息,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冷知冷,息熱知熱。有人到這裏。會感覺進來的氣是涼的。恭喜。這是加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