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些學佛人讀了佛説的念安般法之後,説這裏面我怎麼看不到操作説明。他實際的心理過程是怎麼樣的?

6/25/2018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
...
網友提問:當某些學佛人讀了佛説的念安般法之後,説這裏面我怎麼看不到操作説明。他實際的心理過程是怎麼樣的?

佛説的安般法如下(出自《増一阿含經》):

所謂安般者。若息長時。亦當觀知我今息長。若復息短。亦當觀知我今息短。

若息極冷。亦當觀知我身息冷。若復息熱。亦當觀知我今息熱。

具觀身體從頭至足 皆當觀知。若復息有長短。亦當觀息有長有短。

用心持身 知息長短。皆悉知之。尋息出入 分別曉了。

若心持身 知息長短 亦復知之。數息長短 分別曉了


法嘉宗智 回答

典型的偷換概念……


人家有人修安般出了問題,不知道怎麼辦。

敍述了自己的情況然後提問。

你沒指導人家怎麼做,甩了這麼一段兒經文給人家。


當然有人會説——看不到操作説明。

因為人家需要的操作是解決問題,不是聽你貼經文該怎麼做。


一鍋飯煮糊了,人家問怎麼辦?

關火。把大葱插到米飯裏。半小時後,去掉焦糊的部分,白飯還能吃。

你非得在那兒逼逼多少米加多少水,煮多久關火。

有蛋用?!顯擺你會煮飯?你煮一鍋看看啊?

除了自己認證自己通達,你還有更驚世駭俗的言論麼?

嚇我一哆嗦我都敬你是條站着撒尿的……



況且你引用的經文不對啊,佛講安般法最具體的經文是這段兒……


  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還詣靜室。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雲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説。”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閒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系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説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系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25 增壹阿含經


這人啊,要是心歪了,開卷考試都抄串行……



不過拼了這麼久,第一次看見這個腌臢貼經文的時候把經題也寫上了……


老夫甚欣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