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有彌勒淨土、彌陀淨土、阿閦佛淨土、藥師佛淨土,與禪宗華嚴宗天台宗有很多的不一樣,你會繼續信淨土嗎?

1.諸佛成就淨土的目的在於攝化眾生,使眾生在良好的環境裏,更能好好的修行,而莊嚴淨土。諸佛依自己的福德智慧資糧,感得究竟圓滿的淨土,從眾生自身來説,依靠自己的福德智慧是不能生淨土的,所以這必須有:一、佛的願力加持;二、眾生的三昧力;三、眾生的善根力成熟。能這樣,眾生也就能夠生到淨土了。印順法師説:‘佛菩薩成熟了的淨土,攝引一分眾生於中修行,是約佛與眾生展轉增上相攝説。所以究竟的佛土,是佛而非眾生的。’(1)所以,淨土是佛與眾生機感相應的結果。由於佛菩薩的本願不同,成就的淨土不同,攝化的眾生也就不同,於是形成了不同的往生法門。
2.彌勒淨土的往生法門
彌勒淨土可分為兜率天淨土與未來人間淨土兩種,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往生法門,而往生兜率天淨土主要是為了未來隨同彌勒菩薩來到人間成佛,這樣二者也就有相同之處。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有五處講到往生兜率淨土的地方,窺基大師的《觀彌勒上生經疏》並且分為三品往生,這是抗衡彌陀淨土而施設,並不是很妥當,所有往生到兜率淨土的眾生都能見到彌勒菩薩。現在挑出兩處作為往生彌勒淨土的法門。 3.阿閦佛淨土的往生法門
阿閦佛淨土在初期大乘淨土中是重自力的、重般若的、重現實的、重頭陀行的淨土。所以往生阿閦佛佛注重自身德行的完成,而不以貪着心往生,
如《阿閦佛國經》説:
有異比丘,聞説彼佛之功德,即於中起淫慾意,前白佛言:天中天!我欲願往生彼佛!佛便告其比丘言:痴人!汝不得生彼佛。所以者何?不以立淫慾亂意者,得生彼佛;用餘善行法清淨行,得生彼佛。(7)
4.阿彌陀佛淨土的往生法門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很多,現在佛教徒一般只知道稱名唸佛,其實唸佛不僅僅只是稱名。各種淨土經典所闡明的方法也不一樣,現在主要依《普賢行願品》、《般舟三昧經》及淨土三經來説明。
5.藥師佛淨土的往生法門
根據佛法的正義來説,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法門,是適應一類希求現生樂的眾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希求後世樂的眾生。因為如此,所以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中大多説明聞名、持咒、供養、受持的方法與現世的利益,對往生藥師佛淨土的法門則很少提到,
6.從其他三個淨土來説,作為一個有心往生淨土的行者來説,至少必須持戒、修十善,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否則的話,等臨終時,那是十分無可奈何的事情。兜率天淨土位於欲界天,故往生法門以持戒、修十善業為正行,與社會倫理一致,對社會有積極的淨化作用。造惡眾生以懺悔、禮拜、稱彌勒名也可往生,攝受非常廣大的眾生,且法門非常簡易,稱彌勒名不需一心不亂;因為欲界天靠福德力即可,不需禪定力。往生兜率天淨土是為了將來隨彌勒佛下生人間。未來人間淨土攝受的眾生也十分廣,只要與佛法結了緣,將來都可赴龍華三會;另外就是世世行菩薩道,致力於人間淨土建設的菩薩。
極樂世界的往生法門最為完備並且豐富,能夠攝受各種根機的眾生,隨各人不同的努力程度不同,也就得到不同的往生品位。造惡眾生,乃至五逆十惡,還能依靠稱念阿彌陀佛得以下品往生;即使不信佛法的人只要猶信罪福,願生彼國,也能往生極樂世界的邊地宮殿。往生藥師佛淨土也必須稱藥師佛名號、持咒、供養。所以,以極樂世界的攝機最廣,往生的要求也最低。
作為淨土的修行者,如果能有為莊嚴淨土而求生淨土的願力,這是最好的;次而求之,也必須是為了更好地修行而成就菩提度眾生,而往生淨土,這是一個淨土行者的最基本心態。如果是為了貪圖淨土的享受而生淨土,勢必對往生淨土造成障礙。同時,修行是一種生死倏關的事情,決不能存僥倖的心理,等臨終救度,這正如印順法師所説:‘譬如荒年缺糧,吃秕糠也是難得希有的了。在平時,如專教人吃秕糠,以大米白麪為多事,這豈不是顛倒誤人了!’(28)
法嘉宗智 回答
我特感興趣一件事兒……
列位尊者和摩訶薩們,修到哪個境界和次第了,
能悉皆了知一個法要,一個宗門……
就這麼耍?這題也敢答?
甭管多深的坑都敢往裏蹦???
梁靜茹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