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咒的偈子中有一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讀了這幾句是不是代表發願常住五濁惡世了?

9/29/2017
往生
...
網友提問:楞嚴咒的偈子中有一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讀了這幾句是不是代表發願常住五濁惡世了?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我對自己的力量不是那麼自信,還是希望能往生去極樂世界,待有了足夠的力量在幫助眾生。讀這幾句的時候心裏經常嘀咕,不知應該如何處理?是讀還是不讀呢?

法嘉宗智 回答

成佛這事兒和別的不同。


一心想成佛的,一定成不了佛。

壓根沒想成佛的,未必不成佛。


而且,依義不依語。別摳字眼,領會精神就行了。

阿難還説,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轉移。

舜若多是有生有滅的東西麼?如果是學院派的學究,憑着這兩句話可以直接判個學術死刑……


王家衞的“跳軸”不是常識錯誤,而是藝術境界……


明白他大概啥意思就行了,細節禁不住往死裏摳……




9.29更新


我這人一般不更新答案,有錯字錯詞輸入失誤只要不影響閲讀,我都懶得改。

有時候特別怕和宗教徒打交道。把修行這麼一件精密的事情搞成信仰。這是愚蠢的果報。

今天補一條,實名反對那個什麼聖空甘露的答案。

一段經文,摘出一句然後偷換概念來講解。殺人不見血的刀!!!

“複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生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缽怛羅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速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佛説持誦楞嚴咒的果報,不生邊地,不墮惡道,任意往生。

人家有前提,至心憶念。

一個起步價這麼高的玩意兒,至心憶念怎麼就讓你解讀成了誦楞嚴咒就有這效果呢。

佛説,你有十個億,可以買遊艇,買私人飛機,買城堡。

你現在和別人説,老佛爺説了,你有十塊錢就是土豪……


我反對的是你把“至心憶念”解讀成了“誦”,把一心不亂賤賣成了動動嘴皮子遛遛舌頭。

還把幾個老和尚和宣化祖師請出來……人家的説法從來都沒偷偷摸摸地把前提換下來。誰也不反對佛説的至心憶念的必要性。怎麼就單單到你這兒就變這樣了呢?從頭到尾體現着三個字——便宜啊!

我只問,你這算不算謗三寶……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您好,我最近看佛教板块里,南传上座部的人,把大乘包括菩萨道都归位错误,认为菩萨道是最傻的一群人。而且把净土宗说成Xie教,我接触佛法世间很短,我脑子就点懵了。您能给我说说吗?
答:听蝲蝲蛄叫唤,种不种庄稼?
问:哈哈哈,这比喻真逗,我心里喜欢大乘,能请教从那些经论入手吗?
答:五戒相经,十善业道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别的不用看。这三个烂熟。我是要求他们背下来……您随意……
问:我照背!我照背!
答:按说有这心行,前面听他们说啥都不该懵啊……您挺矛盾的。自己好好查查……
问:看到他们拿出大段的经文,说的也有理有据,也符合一些大乘的标准,我没看过那么多经,感觉自己心虚,所以有点焦虑
答:佛教,佛法,佛学。鼓捣半天佛学佛教,都是说食不饱。找到方法,一门深入,才是解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