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作為欲界眾生,習慣於用談戀愛,手淫,逛街,做飯,吃飯,生孩子,玩兒孩子來打發時間排遣寂寞……學會習慣甚至喜歡上寂寞乃至孤獨,對你精神世界換階級,只有好處。
答:我餓了,餓得前心貼後背了,這時候最快樂的事兒是吃。吃飽了繼續吃,吃撐了,吃頂了,其實比餓着還難受。我困了,困得倆眼皮抬不動了,這時候最快樂的事兒是睡。睡醒了繼續睡,睡不着也得睡,其實睡多了是一件更痛苦
答:狗有狗的世界,人有人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我們生生世世都太善於站在自己的角度,琢磨別人的事兒。換個位置看看?從前,有一隻狗狗叫阿布……1.佛教所追求的快樂和一般人不同,但是排斥世間快樂的原因是?阿布最
答:正念是觀苦。您這是訴苦和憶苦。完全兩碼事兒。世間一切的本質都是苦的。眾生習慣於並且善於把新來的一種苦當作樂。所謂新苦為樂。正念是時時刻刻在每一個觸受,每一個境界中看到無常,無樂,無淨的本質,而不是時刻
答:自己放不下,唯有時間幫你放下。過兩天發生個更刺激的事兒,就顧不上這個寒心和嗔恨了……舊苦之中新苦為樂,眾生不都是吃席一樣,菜一盤盤上,苦一個個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誰還記得吃了啥……
答:樓上的同胞們,其實題主早有預判了,啥屎尿觀、慈悲的,對於他都是揚湯止沸,只需要找到一個更喜歡的男生,那個拒了他的倒黴蛋就徹底成了渣渣。然後這口氣兒就算平了。要麼那個倒黴蛋幡然悔悟,回過頭來求他重新再一
答:24小時單曲循環播放一個月,如果還覺得百聽不厭,咱們再談……佛説諸漏皆苦,為啥我們從來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多事情非常快樂。因為佛陀看到了本質——新苦為樂。我們所感受到的每一種快樂,其本質就是痛苦。我喜
答:佛,是覺悟者。學佛,是學習覺悟。路,就是道。學佛之路,用佛教內的話説,就是菩提道。佛在世的時候,講過三十七菩提道品。就是把學佛之路分了三十七個階段。不斷深入,從一個普通的凡夫,到證得三摩地的菩薩。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