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問題!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講一個特常見的“誤區”。很多朋友認為心經短小,通篇260個字,所以心經簡單。一上來誦經,就先從心經或金剛經開始。殊不知,這並不是最合適自己當下的經論。佛陀悟道講經,大致分為五個
答:好問題!看到標題就讓人手癢的好問題!同時又是一個好大的問題。從很多方面都可以深入展開,講上它三天兩夜。大致歸納一下思路,有以下幾種講法:1、從三十七菩提道品講起,從四念處一直講到八正道。一個套一個,循
答:好問題!感恩提問的朋友!外道這個概念一定不是憑空生起的。一定有一個概念與之相對,伴生而來。諸如,光明和黑暗是一對,沒有了光明,也就無從談起黑暗;美醜是一對兒,沒了美這個概念,醜也自然就不存在了。那麼和
答:粗粗一答。僅供參考。打坐就是為了所謂的“靜心”。因為“靜不下心來”才是我們平日的常態。所以佛説“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打坐就是為了讓狂心歇下來。歇下來了,也不用打坐了。題主的問題就可以翻譯成:靜不下心
答:我們去迪斯尼樂園,那裏有米老鼠,有唐老鴨,白雪公主,灰姑娘……我們會考慮他們下班後要不要穿公主裙,有沒有王子和南瓜馬車來接他們嗎?從來沒有過,對不對?我們沒想那麼多,耽誤我們快樂了嗎?也沒有,對不對?
答:首先,佛不是信仰。佛從來沒説自己是大主宰,大造物主,大神靈。佛只是發現了很樸素的真理,然後平實地告訴我們。學佛,是學佛一樣去證得智慧,發現真理。學佛,是出於體察到世間的痛苦,不管行住坐卧,不管生老病死
答: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善巧、智慧、慈悲、方便地對待每一個眾生,居住每一處寓所,看顧好自己每一個念頭,説好每一句話,做好每一件事,也就成為了像觀世音一樣的菩薩!
答:首先,啥叫習氣?通俗説,習慣、習以為常。我們要吃飯,要呼吸,要穿衣服,聽見了音樂會搖擺身體。這是習氣。進而説,我們會把自己認知到的當作真實的,我們過於相信自己的腦子,眼睛,嘴巴,耳朵。也是習氣。再進一
答:[查看詳情]
答:[查看詳情] 東西是好東西。可是客觀條件真能幹起來的太少了……
答: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答:學佛好比為了出門吃飯。身材就是出門穿的這件衣服。是不是衣服越漂亮能越快走到飯館,肯定不是。那是不是能光着屁股出門。肯定也不是。吃飯就是吃飯!
答: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吉祥如意!您的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埋屍體的問題,您依然還是在糾結,我是應該走,我還是應該埋。現在這人躺在這兒,一具屍體橫在這兒了,我是應該把他當成眾生,還是應該不把他當成眾生?1.
答:[查看詳情] 而且這段頌讚您的解讀有問題啊,和您現在説的這件事兒有啥關係呢?資身眾活計的意思難道您理解成資助身邊眾生的生活生計?!誰教的?!拖出去打死餵狗啊!我寧願失去一切也不損失這顆心,啥心?第一品的菩提心,第二
答:首先,佛學學什麼?佛學學理論,學關乎於佛的知識。學完了之後,知識還是知識,我還是我。如同我初二就知道E=MC平方,但是到今天我也沒依據這個公式鼓搗出一個原子彈來。學知識是學啥?學原子彈很可怕,但是你從
答:這是一種羊羣行為。自己沒有主心骨,大家幹啥跟着湊熱鬧一起幹。屬於非理性行為選擇。不知道修行要修什麼,然後沒心沒膽兒沒品味的幾個人湊一起,瞎子指路瘸子跑腿兒……為了讓自己心安,給自己壯膽,美其名曰共修功
答:哪個魔法師也不是把四大學院上一遍才畢業的。麥格教授可以扣馬爾福的分,斯內普可以給哈利開小課。遇到明師,不管是盧平,斯拉格霍恩,還是弗利維教授……跟着好好學就是了……教會鄧布利多最多的是格林德沃,教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