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妙法蓮華經可以確保生於天上?

法嘉宗智 回答
一,
法華經是佛不請自説的一部經典。
所有的佛經裏,都是有人來請佛説法,佛才開講法要,大轉Fa輪。
但是唯獨法華經,沒人請法,佛自己説的。
因為法華經的義理太深奧,太玄妙了。
從天台五時八教來講,最後一時,法華涅槃時。
佛一輩子講法,用牛奶來比喻,乳,酪,生酥,熟酥,醍醐。
最純最精妙的法要,就是法華經,就是大般涅槃經。
曾經智者大師開講法華經,一個妙字講了90天。
所以法華經的義理絕對不是字面上的這些個文字相所指的意識相,而是真正無形無相的無上圓滿智慧。
二,
生於天上的前提是受持法華。
什麼叫受持?領受,行持。
佛把最精妙的智慧在法華大會上講出來,能不能領受?領受的有幾個?
反正一開始五千個比丘退席了。粗看來説,這5000人的修證水平秒殺現在末法時期一切眾生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以這5000人都不能領受法華智慧,現在的末法眾生誰敢説自己領受了法華智慧呢?
五千比丘退席的時候,佛説,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意思就是説,這些增上慢人啊,退了也好。
而當今的修行者,誰敢説,誰配説自己有增上慢呢?
您總得先增上,然後才能慢,對不對?
現在人的慢,哪個不是卑劣慢?哪個不是邪慢?哪個不是慢過慢?哪個不是過慢?
能修到生起增上慢的地步,也值得隨喜讚歎。
修出來的壓根兒沒幾個。而在法華智慧面前,佛又説,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多麼無奈的卑微和諷刺……
三,
如果領受起來都這麼困難,遑論行持?
六祖説,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悟了,見道位了,明心見性了。才能轉法華經。
才如楞嚴經所説,心能轉境即同如來。
否則都是被法華經的文字相在轉。
不攀緣了,才能知道隨緣,才能遇緣即應,才有般若,才有六度,才有自在。
各種攀緣呢?即便是攀法華經的緣,着法華經的相,就不是攀緣着相麼?
先別説轉法華,敢問能與法華經相應麼?
如果不能與法華經相應,又怎麼受持法華經呢?
領受這麼難,行持更難。
當年法達比丘唸誦了三千部的法華經,最終“法即甚達,汝心不達。”
法華經的從頭到尾的宗旨——開、示、悟、入佛知見……
不到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誰敢説自己受持法華經?!
佛是老司機,知道眾生福薄慧淺,重點內容經常一帶而過。
而眾生樂於攀緣,執着,貪愛的花裏胡哨濃墨重彩地多加渲染……
內行看門道。知道佛經裏幾個字可能會對應着幾大劫甚至幾十大劫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外行看熱鬧。超度啊,金磚鋪地啊,不退轉啊,升於天上啊,僅僅是聖邊末事,不足掛齒……
很多人學佛的根本問題——把佛想得太簡單,把自己想得太牛逼了……
網友上傳配圖

你所言甚為道理,令人欽佩,
但有些忽略,
我在此稍加補充說明,
你說->生於天上的前提是受持法華.
其實抄經書寫即可,法華經云: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
或讀.或誦.或解說.或書寫都有功德,
法華經云: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
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
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法華經云: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連普賢菩薩也來加持,法華經云:
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
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
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憙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
僅僅只是或讀.或誦.或解說.或書寫就有深大功德福報,如上述經文,
可是為什麼一些很明顯的功德果報,歷史上一直都沒發生,例如:
法華經云: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
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
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
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
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以上經文可知,讀經之人不老.不病.不死,肉眼變天眼,
但是,偏偏自古以來的大師都沒做到,
因此,他們就會認為是法華經太深奧,無法受持.領受.行持,
其實經文只是說得聞或若書寫即可,不需要高深的修行造詣去領受,
那為什麼都沒有看得到的好康?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此:(聽聽就好,因為難以證明)
當初世尊在說此法時就有一旁隨侍的某菩薩,雙手懷抱一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
因為法華經自古就有了,不是嗎?
世尊說的就是這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
那這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跟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有何不同?
當然是有的,常存法界的法華經是不會有世尊釋迦牟尼佛的名字與行為等,
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是諸大弟子以其錄音機般的腦袋記錄世尊說法而後再傳述給他們的弟子書寫成冊,
雖然不同,但是主要的佛法意義相同,
只是說要有明顯的現世功德果報,應該是常存法界的法華經才很明顯有的,
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絕對確定的功德果報跟其他經書一樣,就是在結尾處所描述的福報,各經不盡相同,
法華經云: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所以受持此經很簡單,只要識字,會文言文,智商還可以,
但有一點很重要,此經很明顯是偏向屬於願意留在娑婆世界而非發願往生其他世界的人,
一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對於生於娑婆世界的天上,是興趣缺缺,因此看此經當然不是很忠誠,
碗內碗外是不會相應的,
願意留在娑婆世界的修行法華經者,
首先家裡有個清淨小空間,一張桌子就只放此經書,
牆上貼或掛聯子,上面寫著斗大的字[釋迦牟尼佛],
讀經書前先合掌唸道: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我某某某(自己名字)以至誠謙卑之心,無我.無人.非得.非行.
無身.無識.無想.無念,
現在要閱讀妙法蓮華經,敬請釋迦牟尼佛助我理解經義,感恩!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看個人情況,一天看一.二次,每次一小時以上,
如果有在看其他經書,那兩.三天看一次也行,
要一心相信.絕對相信將來必定往生兜率天,自在享樂,壽四千歲,
要絕對相信,睡覺也會笑,以後死掉也要笑著死,
歲歲月月不離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