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性”?

7/15/2016
楞严经
...
網友提問:關於“知性”?
荷澤禪師説“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用各種法門修行,是不是目的都在於為自己的知性掃清障礙,從知色受想行識開始,到無所不知?《心經》裏説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不是就指的人的知性?

法嘉宗智 回答

蟹妖
1、知之一字,是眾妙之門,不是妙,由這一字可以契入那個妙,但是不能把知當作妙本身。

2、各種法門的修行不是為了無所不知,而是為了放下這個能知和所知。這是無明。楞嚴經説,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破楞嚴禪師把標點挪了一格,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3、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是能所雙亡後的覺所覺空,空所空滅。但是如果抱死了一個知性,這是能所都不亡。這不僅沒到家,甚至也沒入門。就算打折返券大酬賓,也最算是如此修行落了下品。千萬別玩兒這口水文字。

4、每位大德開示的各種知見。都是他們真正智慧的一方面的反應。看過月亮兩個人,一個説月亮是圓的,一個説月亮是彎的,誰説的對?都對。但是沒見過月亮的人,就會覺得要麼他倆一個是錯的,要麼都是錯的。

5、佛法的智慧取得的方法只有定慧等持一條路,用意識去企圖揣測明白到底真正的出世間智慧是什麼樣,就如同聽人家説月亮是圓的還是彎的,完後回家拿着一個盤子和一個鈎子自己在那裏懵逼,然後開始不斷唸叨,這倆都是月亮……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