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雲: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如何理解呢?
7/11/2016
楞严经

佛
法嘉宗智 回答
色心諸緣:
色,指五根六塵;
心,指六識八識;
諸緣,即六根六識所緣諸法;
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也;
諸所緣法,即山河大地,明暗空塞,真妄邪正因果等。
皆由現前一念真心所現,如鏡中影,影實非鏡也。
佛説:“我常説:‘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物理世間的各種現象,與精神世界的各種作用,所發生心理生理的事實,都是真心自性本體所顯現出來的。你的物質的身體生理與精神的心理現象,也都是心性自體功能所顯現的東西。自性本體的真心實相,靈妙光明而清虛,是萬有的根元。何以你們遺失了圓滿的、靈妙的真心,捨棄了寶貴的、光明的自性,在靈明妙悟中,自取迷昧。迷昧中唯一所感覺的境象,是空空洞洞的。空洞闇昧是物理現象界的最初本位。由此空洞闇昧形成物質和生理的本能,於是生理的本能活動與情緒妄想相混雜,形成心理狀態,而顯出精神的作用。精神作用與意識妄想,又產生生理活動的情狀。精神作用與生理本能,聚在一身內活動而使生命存在,因此互相發生作用,奔流向外,成為世間各種業力。在休息靜止的時候,所剩餘的,只有昏昏擾擾、空空洞洞的感覺。一般人就認為這種空洞昏擾的情形,就是自己心性的根本現象。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既然迷惑這種現象,認為是自己的心性,就堅決誤認心性自體是存在於生理色身之內。殊不知身心內外,以及山河大地,乃至無邊無際的虛空,都是這萬有本源靈妙光明的真心自性本體功能所產生的東西。只是一般人見不到這個事理的實際,認為自己一身是我,困於這個小天地之中。譬如要見海的全貌,卻拋棄了海洋不肯信任,只去看大海中所起的一點浮漚,認為已經看到了無邊的大海。所以我説,你們都是愚昧當中的迷人。畫地為牢,自甘舍大而取小,迷心認物,不能遊心於方之外者。例如我的手,上下交互掉換,你就不知道哪樣是正的,哪樣是倒的,實在太可憐憫了!”(其實上指下指都是手,由於世間的觀念認識,確定它的狀態有所差異,而有正和倒的不同。心、佛、眾生,性相平等,人人具足,個個現成。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只在目前人不識。)
摘自 南公懷瑾《楞嚴大義今釋》